第一卷,吾心安处是吾乡 第八十六章 挽之 (第2/2页)
应该没有什么危险。
第二个选择就是国子监。
宋濂之死,不管朱元璋如何应对,都表明一件事情。关于科举的事情,一定要拿主意了。更不要说,从何夕哪里知道,即便是后世也有类似科举的考试。
朱元璋对科举本身不排斥。心思自然转到了怎么考。考什么上面。
而国子监作为大明最高学府。科举恢复这一件事情是绕不开国子监的。而且国子监的斗争相对单纯。宋讷等人,古板严肃方正,也不是暗中下套的人。
是可以让何夕锻炼一下的。
更不要说,何夕所说的整理国故这一件事情,实在太中朱元璋的心思了。而这些事情,国子监都是可以做的。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北伐培养的是何夕军事能力,而国子监培养的学术方面的。而朱元璋需要何夕更有那方面的才华,也是不言而喻的。
此刻大明,说猛将如云,一点也不过分。多何夕一个不多。但是何夕从后世的见识才是朱元璋最重要的。
朱元璋说道:“等,你与安庆成婚之后,你就去国子监吧。”
何夕说道:“谢陛下。”
朱元璋说道:“你与安庆新婚燕尔,俺怎么也不会让你出京的。对了。你还没有字?”
何夕闻弦音而知雅意,说道:“臣请陛下赐字。”
朱元璋沉吟片刻,说道:“何夕,你这个名字,暮气太重,不应该是少年人所有。天下有事,正是好男儿大有作为之时,日落西山,我辈挽之。”
“就字挽之吧。”
“不要辜负朕的期待。”
何夕听了,心中既是振奋,同样也压力满满。
挽之,挽住太阳。这样的字不显太大了一些。但是朱元璋所赐,他是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的。
何夕说道;“臣谢恩。”
朱元璋轻轻一笑,说道:“君臣之间的事情说完了。那么咱们说说,翁婿之间的事情吧。你与安庆婚期,我意越早越好。毕竟徐达他们都在,还能请他们喝杯水酒,就定在上元吧。”
“也算是双喜临门。”
何夕能说什么?他明白,朱元璋是在给他铺路。徐达是军方第一人。与徐达搞好关系,对何夕拉说百利而五一害。如果寻常公主成亲,估计朱元璋也想不到这里去。
何夕说道:“多些陛下。”
朱元璋说道:“还改口,叫父皇。”
何夕说道:“多谢父皇。”
不知道朱元璋是不是有意为之,这“父皇”两个字,让何夕更放松一些。
朱元璋说道:“你家中无人,这也罢了。不过而今快成亲了。很多事情也不能都让别人操办。这几日,你就不要在宫中了,去宫外忙婚事吧。”
“你的府邸,你也去看看,可以给工部提意见。如果不满意,而今虽然不能修整了。但是将来也能修整。”
何夕在岳父面前,只能诺诺。
朱元璋见状,说道:“没事就去忙吧,对了,将你今日的想法,写个折子亲自送过来。知道吗?”
何夕说的很多事情,在朱元璋看来,是不切实际。但是并不否定其中很多真知灼见。朱元璋有些地方还是不大明白的。他需要细细揣摩。
何夕说道:“儿臣已经准备好了。这是底本。或许有刚刚说的有些出入。还请父皇见谅。”
何夕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他双手递上。
朱元璋接过一看,觉得很有意思,这里面很多与何夕刚刚讲的一样,但很多地方都有出入。有些详细一点,有些疏略一些。对照刚刚讲的看,很有意思。
朱元璋看了一阵,发现何夕没有走。问道:“你有什么事情吗?”
何夕左右看看,说道:“父皇,臣想与安庆坦白身份。毕竟夫妻一场,要一生一世。互相欺瞒,不大好。而且,恐怕也瞒不住的。”
何夕说完这话,内心之中也是很忐忑的。
何夕之所以说这个,固然是因为被安庆公主感动。另外也有之前的现实原因,很多事情是很难瞒得过枕边人的。同时也是对朱元璋的靠拢与试探。
看看朱元璋对这一件事情,到底是什么意思。
对于身份保密。何夕已经看开了。
闯入政治之中。从来没有绝对的安全。只有自己掌握力量自己才安全,与自己是不是穿越者无关。他已经做好自己身份暴露的准备。
前提是这种暴露能给他带来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