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探索者 (第2/2页)
2.8吨重的着陆器除了使用航天局传统的折叠式太阳能板,还额外装了很多块太阳能电池板,准备用探索者搬出来放好,以作为充电源。
当然探索者也有核电池,那是一块最大功率只有可怜的20W的RTG(同位素电池),以同位素衰变的热量发电,功率只够保证芯片组工作以及通过热量维持关键部件温度。
玉兔二号也有,但是功率更低,就5W。
这两型同位素电池都是航天局提供的,技术都差不多探索者的只是放大了一些,凑合用用就行了。
阿美将在几年后发射的“好奇号”火星探测车,那台45公斤就能提供140W功率的核电池才真的让人眼馋,不过新远也快要有了,程南开说这就是个小玩意,年底之前就能制造出50公斤提供280W功率的大家伙,效率非常高,已经能满足很多航天器需要了。
当然在这之前,探索者还是得想办法节能。
工程师:“探索者的移动方式有两种,一是爬行,但这是负重或者工作的时候采用,每秒能移动0.3米左右,但非常消耗电能,八条机械腿运转起来四十多分钟就没电了。
第二种是节能又快速的赶路模式,以跳跃方式行进,八条机械腿只需要提供200公斤的弹跳力就能跳得很高很远,在空中依靠各个方向的机械腿调整重心安全落地,一次弹跳滞空约1.22秒,前进2.48米,每完成一次弹跳蓄力到下一次弹跳花费3.2秒,一分钟前进46.5米,一小时前进3000米没问题。”
“电池能撑这么久吗?”
“在保证30分钟科研任务以及往返的情况下,240公斤的蓄电池能保证800次左右跳跃,前进约2790米。
如果以着陆器为充电站那么活动范围就不能超过1500米,当然也可以让探索者用自己的太阳能电池充电,但起码要充100个小时,还得是有太阳的时候,差不多半个月能充满。”
林炬不住点头:“可以了,非常好,探索者机器人完全超乎了我的想象。”
探索者机器人其实在2月就完成了,和航天局交流的时候对方都很震惊探索者技术路线的大胆和先进,不过已经被震惊到麻木的航天局最后只是根据探索者的性能给他匹配了任务。
比如探索者有八只灵活的爪子,可以用内置的小擦板帮忙擦拭太阳能板表面的月尘,还可以帮助玉兔二号脱险等等。
至于探索者本身的步足技术在地球上其实没法测试,只能用模型试验,因为在地球上420公斤的自重根本无法被额定总弹跳力约200公斤的机械腿顶起来,没法试……
5月1日当天,嫦娥四号任务正式对外公布,并准备于一周后的5月8日发射,任务标志上是CASA与XAP的交叉,显然是说明这是航发委组织的公私合营项目。
同时,探测器中的奇葩,探索者机器人也随之公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