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工匠精神 (第1/2页)
这张专辑的曲目,江述都已经听过了。
总的来说,还是当下华语乐坛最优秀的专辑之一,兼顾了传唱度和一定的音乐性。
顾谣情不是创作歌手,在创作方面她完全处于劣势。
但有时可选择的余地也多了了,她可以放开了去寻找适合的作品。
可以把创作交给专业的人,一个团队共同出力。
创作歌手的优势在于,他们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作品,自己为自己量身定做。
他们唯一的问题是,长年累月下来,个人的创作灵感,难免会有起伏。
顾谣情就不用担心这些。
她的专辑作曲不会只依赖一个人,圈内会写歌的音乐人也很多。
一个音乐人陷入了创作低潮,不可能所有人都这样。
唯一的问题是,这些歌都要花钱买,顾谣情要求又比较高,价钱自然不便宜,导致专辑的成本相对高很多。
其他的歌手就算想这么玩,背后的公司也不会同意,成本这么高的专辑,血亏的可能性太大。
尤其是现在的华语音乐,市场有点畸形。
大众喜欢听的流行歌,质量不一定高,唞音神曲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而许多质量高的歌,又不一定能火。
不过在顾谣情这里,情况又略有不同。
普通歌手拿出一首8分质量的作品,可能会石沉大海,发挥不出这首歌应有的价值,吃力不讨好。
但顾谣情出一首8分的歌,它就能发挥出价值,打出传唱度。
因为她和普通歌手相比,自带的流量天差地别。
江述也发了篇微博:【谣情发专辑了,不会还有人不知道吧?】
这个时候,肯定得给老婆打打call宣传一下。
“原来你还知道自己有个叫谣情的老婆呀[狗头]”
“买买买!二十块钱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翻了一下微博,两年了,江哥第一次在自己微博里提谣情这个名字!”
“哈哈哈!这也太离谱了吧!”
“……”
此刻网络上,各大社交平台的热门话题,都在讨论顾谣情的新专辑。
她这种咖位的歌手发专辑,肯定是全网热议。
但是一张专辑,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
不过有些听众再不满,至少顾谣情不会被嘲江郎才尽,反正歌不是她写的。
有的创作歌手,发一张专辑,就会被部分听众说一次江郎才尽。
有时确实是因为某张专辑质量下滑了,不过更多时候,听众都是以自己的喜好为标准。
自己喜欢就是好专辑,自己不喜欢,就不痛不痒的丢下一句江郎才尽。
专辑发行的第一天。
顾谣情还在家里清闲着。
以前发行实体唱片的时代,还要在全国许多城市跑宣传,到处举行签售会。
那时候还是挺辛苦的,一天跑几个场不说,签名都把手签麻了。
但是现在互联网时代,专辑从宣传到销售,线上几乎包办了一切。
歌手们是轻松了不少。
“老公,明天我就要去和演唱会团队接洽了。”
江述正在电脑前工作,听到身后传来顾谣情懒洋洋的声音。
此时的顾谣情全身上下只穿了个内裤,连着两天没出门,八月份的天气,也懒得穿衣服。
一天下来,她就这样在江述面前晃来晃去。
江述也没什么感觉,视觉上已经免疫了。
除非上手,否则看她跟看个物件没什么区别。
“是该出去转转了。”江述轻声笑道:“这段时间一直在家里,估计也快把你憋坏了吧!”
顾谣情趴在江述肩上,笑眯眯地道:“除了有时候你逼我喝牛奶,会让我觉得喘不上气憋得慌,其他时候我都还好呀!”
“……”江述一时间无言以对。
“明天就要走了。”顾谣情轻声笑道:“晚上把苏书施然叫来一起吃顿饭吧!说真的,我还挺喜欢吃她俩做的饭。”
“没问题。”江述肯定没意见。
“呃……”顾谣情却是突然想到了什么,犹豫了一下:“她俩要是来了,咱们好像就不方便了……”
“简单啊!”江述笑道:“让她俩来做饭,饭做好再让她们回去就行了。”
“……脸都不要了是吧!”
“和真正的关系很铁的好朋友相处时,确实是可以“不要脸”了。”
“哈哈……”
话虽如此。
晚上,顾谣情还是把苏书施然叫来了,一起吃顿饭聊聊天。
因为下午的时候,已经榨了江述两次,把晚上的牛奶提前给预支了。
第二天。
一大早,吻别之后,顾谣情便离开了家。
江述回到房间继续工作,他整理了几个小品本子,准备交给春晚导演看看。
如果能上就去,不让上就算了。
至于为了过审阉割剧本,他是不会做的。
江述也没有故意“搞事”,否则选几个2000年前的大尺度剧本,放在现在百分百过不了。
他就找了几个前世春晚上的小品,有纯为搞笑的,也有搞笑和立意兼得的。
除了之前已经敲定的《说事儿》和《扶不扶》。
江述现在又暂定了另外几个。
赵本山宋丹丹的《策划》,说起这个小品,其实“下蛋公鸡”这个梗更出名。
这个小品就是专门讽刺娱乐圈的。
“下蛋公鸡”“不是它的事它非要干”,这些就有讽刺娱乐圈胡乱跨界的怪状。
要是跨界也能做好就算了,问题是不管自己能不能做好,非得去插一脚。
唱歌的去演小品令人尴尬,主持人去做导演拍出一部圈钱之作……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当然,讽刺的不只是明星,也有幕后工作者。
尤其是编剧这个行业,现在国内99%的编剧都没有话语权,剧本基本都被投资方、制片人、演员等人绑架。
此外,“狗仔队”也没跑掉,同样被一顿奚落讥讽。
第四个是沈腾马丽等人的《还不还》。
这个小品前面90%的部分还是不错的,但是结尾强行让老赖醒悟,拖了这个小品的后退。
一个死不悔改的老赖,最后被要债的人说两句,媳妇劝两句,马上就幡然醒悟,把钱都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