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雨霪道坏困泥涂,木石纷然赖里闾 (第2/2页)
通过入军测试的为正兵,钱粮俸禄一应俱全。
没能通过入军测试,却表现良好的入辅军,钱粮俸禄全部减半供应,等待着转正的时机。
至于剩下的,那就只能是去做民夫了。
不想做都不行,李云泽这儿不养闲人,不做事就没饭吃。
民夫们很快被动员起来,开始修复战场带来的创伤,最起码先把那些被毁掉的田地抓紧时间补种上。
至于有没有效果先不说,可至少得先把态度和动作摆出来。
之后就是扩充维护道路,也就是修建官道。
古代的官道,除了耗费无数人力物力的秦直道之外,其他历朝历代的官道也就是靠近城市的范围好一些,用些碎石黄沙铺路。
而像是朱雀大街这种青石板铺就的道路,那都是耗费国力做的形象工程,全天下也只有这么一条。
真正的官道,就是传说之中晴天三尺土,雨天一身泥的野路子。
而且因为长时间的车辙碾压加上雨水的侵袭腐蚀,官道上坑坑洼洼不说,还到处都有可以直接埋人的大坑。
】
这样的交通条件,也难怪行军速度提不起来。
一如之前在汴州与宋州那样,李云泽开始督促民夫们修路。
古代修路是一件非常耗费人力物力的事情,哪怕是秦直道也是动用了数十万的劳动力,通过蒸煮土块的办法耗费无数才一点点的修建而成。
李云泽当然不可能动员几十万人去蒸土修路了,上次这么干的人叫做杨广,然后他就被嘎了。
他从现代世界运来了发电机与碎石机,用发电机带动碎石机,将大块开采出来的石头粉碎成小石块。
然后是配上从现代世界买来的标号水泥凑成水泥砂浆,铺就中间略高两侧略低的混泥土路。
因为缺乏大型机械,原本几百人的施工队几天就能干完的工作,换做李云泽这边几万人半个月了都没做完。
当然了,这是跟现代世界去比较,那当然没得比。
换做唐末时代来说,已然是惊为天人般的神速。
而且修的还不是传统的泥土路,是先深挖地基,铺下砂砾碎石打好了基础,在浇灌混泥土的正宗水泥路。
虽然大唐的人不懂什么叫做水泥混泥土水泥路的,可他们有眼睛有腿。看得见晾干后的道路,走上去也能感受到舒坦。
水泥路的两侧修建有砖石砌成的排水沟,所有的树木必须种植在至少五米之外。
李云泽修建的道路以曹县为中心,向西直通汴州,向南直通宋州,向东去兖州,向北则是去郓州。
修的最快的,自然是通往兖州的道路。
毕竟泰宁军节度使被李云泽于万军之中斩于马下,早已经是随着溃兵们的口舌传播出去,他的名声堪称名动天下。
而失去了节度使,也失去了大部分兵马的泰宁军,就是一颗熟透了的果实,需要李云泽去伸手摘取。
拿下兖州还有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切断朱宣与时溥之间的联系。
李云泽大胜天平军与泰宁军的消息,已然是传到了武宁军节度使时溥的耳中。
他没有丝毫犹豫的就带着武宁军掉头,一路戒备的返回彭城闭门不出。
说实话,时溥是真的被李云泽那宛如摧枯拉朽一般,轻松就击垮两镇强兵的强大实力给吓到了。
两天!打平了两个镇!
在这个战争以月为基本计量单位的时代里,这份强横的战斗力实在是太过于惊人。
等到汴州开过来的步卒大队终于赶了过来,李云泽当即将看守民夫干活,融合整训之前的两镇战俘等等工作交给了步卒们去做。
至于他自己,则是带着总算是从繁多事务之中解脱出来的具装甲骑们,浩浩荡荡的直奔兖州而去。
兖州这里,早在朱瑾兵败身亡的消息传回来的时候,就已然的爆发了一场内乱。
留守城内的一群泰宁军发挥这个时代武人们的传统美德,起兵围攻了朱瑾的家卷。
朱瑾的儿子朱用贞等人在乱战之中被砍死,其妻则是被抓了起来。
乱兵们反叛的目的很简单,朱瑾人都战死了,出兵的泰宁军主力也是全军覆没。
就凭他们剩下的这些人,怎么可能挡得住李云泽的攻势。
所以他们叛乱,是为向李云泽投降。
打不过就投了,同样是这个时代的传统技能。
历史上的朱用贞,就是在他老子朱瑾外出寻找粮食的时候,将兖州城献给了朱温。
等到李云泽带着兵马来到兖州城的时候,这里城门大开,守军主动出城请降。
入城之后的李云泽接管城防,尤其是将带头叛乱的那些泰宁军将校们,发了笔巨资统统打发走。
等到天黑之后,忙碌完工作的李云泽来到了原本属于朱瑾的节度府。
推开房门正准备吃饭的时候,却是愕然见着了屋内有个风韵犹在的美人。
询问得知,居然是朱瑾的夫人。
看着眼前的美人儿,李云泽若有所思的摩挲下巴“不会是朱瑾的侄子想学张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