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作风文学 > 玄德 > 七百七十三 变法

七百七十三 变法

七百七十三 变法 (第1/2页)

朝廷的官员们没几个知道工巧研究院的存在,所以也不知道刘备到底是怎么弄出来那么精巧的技术,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对此感到震惊。
  
  并且他们之中的聪明人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个技术的出现会给大汉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总而言之,就是读书学习的成本会大幅度地降低,并且很难再受到人为的阻碍,每个人都能学习都能读书恐怕是大概率事件,再想人为垄断某些知识的话,需要付出不少的代价。
  
  总之,印刷术出现之后,家法传承这种东西是彻底没有指望了。
  
  最后三个阀阅家族在刘备的要求下被自愿的选择了自我终结之路以后,也不会再有新的阀阅家族诞生。
  
  历史的大变局居然就按么猝不及防的出现了,这让有些人怀疑这一切是不是刘备早就准备好了,只是等待他成功登基成为皇帝之后,在把这些东西给放出来,用以巩固帝位。
  
  这些技术对于那些身居高位的人来说当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他们本身也可以轻松拥有大量书籍阅读的权限,所以这些技术的进步对他们来说反而不是什么好事。
  
  但是这样的人到底是少数。
  
  对于绝大部分没有足够书籍的人来说,这些技术的出现和足量书籍的供给足以让他们对刘备感恩戴德,向他效忠,为他办事。
  
  他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他们会成为他最忠实的支持者,这会极大的巩固他的皇帝身份和权力基础。
  
  一条从未出现过的道路被刘备打通了,放在他们面前,只要他们愿意走,就能走上去。
  
  满朝上下了解到这个事情之后,但凡对这个技术有所需求的人,都是或明或暗的表示对这个技术的向往,和对刘备的感恩之情。
  
  而对此无感的人也震惊于这个技术的突破性,以及这个技术可能带来的整个汉帝国局势的重新塑造。
  
  不过他们也差不多习惯了,刘备成为统治者以后,总是会给汉帝国带来许许多多的变化,这要是不能习惯的话,还怎么在他的统治下继续生活?
  
  朝廷的震动刘备完全不在乎,局面已经被他彻底控制住,接下来他要做的大事只有一件,那就是彻底的度田,完成这一波应该到来的财富的再分配。
  
  而在此之前他还想把自己的基础打得更牢固一些,把敌人更多的削弱一些,所以他亲自上阵,加入到了五经正义编撰组织中,和郑玄一起参与到编撰的工作之中。
  
  然后他亲自公布了自己设计的标点符号,把具体的意思告知编撰组,让他们融会贯通,然后对于儒家经典文章开始进行断句和示意。
  
  整个工作中,大体上是遵照郑玄的意思来的,郑玄如何断句,他们就如何断句,郑玄怎么解释,他们就怎么解释。
  
  郑玄是如今天下经学体系的天字第一号招牌,有这个招牌,就能用最快的速度让标点符号成为人们所相信的东西。
  
  用郑玄的名声替标点符号背书,效果是很不错的。
  
  而当断句工作出现了一些明显的争议的时候,郑玄其实也挺聪明的,他会把这些明显的争议拿出来一部分,送到刘备面前,让刘备亲自决断。
  
  就和当年的白虎观会议一样。
  
  每到这个时候,刘备都会笑眯眯地看着郑玄,告诉他这个事情让郑玄自己决定就可以。
  
  郑玄却回答说——
  
  “当年孝章皇帝也曾亲自决断争议,天子亲自决断的争议,不会再有争议,臣不过是臣子,威望再高,也会有人质疑,天子则不然。”
  
  这话说的刘备就很开心,于是以自己的儒学功底,对那些有争议的部分进行了自己的决断,亲自决定标点符号的使用,然后对断句做出释义。
  
  怎么符合他的心情就怎么来。
  
  这就体现出君主专制下的一点东西了。
  
  管你古代先贤是怎么考虑的,管你是什么本意?
  
  只要天子说了,那就是对的,天子说的,就是圣贤的意思。
  
  他们今日所学的东西,是当年汉章帝决断的,而未来的人们所学的,又是今日刘备所决断的。
  
  郑玄是一个学者,但是他也是一个聪明人,随着年龄越发增加,好像也越来越聪明了。
  
  刘备很高兴。
  
  到建安五年十二月底的时候,《五经正义》的工程已经完成了一半多,其他各项事务也稳步推进,官员们上手操作事务也越来越熟练,对于新体制已经没什么生疏的感觉了。
  
  在这个基础之上,刘备身上的担子轻了不少,在繁重的工作之中,他得以喘息,甚至还有了一点时间可以去太学还有司隶学府给学生们亲自授课、发表演说。
  
  对于教育的事情,他始终抓得很紧,始终不曾有什么放松的,而且在教育模式上,他也提前进行了改革所以当前的学府内所教学的东西也并非都是儒家那一套。
  
  更多的还是怀着一些实用主义的意思在里面,教授一些做小官小吏可能用到的东西,这对于学生们来说是相当实用的。
  
  不过对于大汉第三帝国到底要用什么作为治国指导思想,在《嘉德通义》完成之前,是不会有人明确了解的。
  
  刘备曾思考过要采用什么学说来作为指导思想,但是思来想去也没有决定。
  
  他派人去体察民情,了解民间舆论,发现民间读书人们的思想也相对混乱。
  
  支持古文学派儒学的和支持原教旨道家学说的是大部分,差不多占了百分之八十左右,还有百分之十是其他诸子百家的余孽,最后剩下百分之十则是一些奇奇怪怪的牛鬼蛇神。
  
  甚至还有主张和刘备完全背离,想让大家一起跳大神来解决一切问题的脑残。
  
  对这种思想,刘备嗤之以鼻。
  
  所以说自今文学派和古文学派保守派被刘备物理消灭之后,大汉的思想界就没有稳定过,眼下这个思想界的情况,处于一个完全能被刘备左右的情况。
  
  不管是古文学派的儒家思想还是尚在民间没有登堂入室的道家思想,那都是刘备说了算的。
  
  所以主持编撰《嘉德通义》的阮瑀也多次询问刘备,到底是以儒学为主,还是以道家学说为主,是继续仁的思想,还是回归黄老之术的道路?
  
  刘备纠结了很久,决定谁都不为主,他决定兼采众长,不从统治的角度去想,而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角度去思考。
  
  就当前这个中央思想界处于权威真空的状态之下,他决定什么,什么就能成为大汉的治国思想,既然如此,何必囿于一家一姓之学说呢?
  
  刘备决定亲自参与到《嘉德通义》的编撰当中,深度介入,对其中很多的内容进行亲自的把关和修改。
  
  儒家的宽仁,道家的因循,墨家的兼爱,法家的严明,纵横家的机变外交,这些,他都想要采纳、融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顶级神豪 史上最强炼气期 全职法师 大小姐她总是不求上进 许你万丈光芒好 麻衣神婿 绝代神主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寒门崛起 机武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