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豁然开朗 (第1/2页)
七月,白岳山(今齐云山)。
歙县位于黟山之中,群山环绕,东西入县大道仅有一条,且是道路崎岖难行。刘备从西面入黟山,山间道路比孙权入山道路来得远,又因初入黟山,不识地势,行军缓慢。
孙权采纳周瑜的建议,率兵抵达歙县,抢占刘备入歙县的险要道路,在白岳山修筑营垒,卡住刘备进入歙县的通道。
无奈之下,刘备只能沿着依托山道两侧的地形,修筑营垒,与江东军展开对峙。江东军占据地利,多次袭击荆州军营垒,然而刘备布置得当,江东军皆是无功而返。见占不到便宜,江东军放弃袭扰,两军进入长达一个月的对垒当中。
白岳山劲风呼啸,将漫山遍野的树木吹得沙沙作响,发出潮水涌动般的声音。幽深且又曲折的山道间,五千荆州兵蜿蜒而行,旌旗尽伏,鼓号静默。
刘备奋力登上土坡,眺望山形地势,未见尽头,又是叹了口气。对于黟山的险恶,他心中有做过准备,然而当领兵深入作战之时,才知道翻山越岭的不易。
“孔明!”
刘备拄着木棍,喊道:“还有多久可出山岭?”
诸葛亮也不复仪表非凡之貌,热汗满头,手中的羽扇摇着不停,说道:“启禀主公,根据山民此前所言,应该还有一个时辰的脚程。”
说着,诸葛亮扬了扬扇子,招呼带路的山民,用山越语喊道:“阿酉,还有多久?”
入了黟山,刘备亲斩老卒,以正军纪,全军肃然,不敢惊扰山民。又在诸葛亮的拉拢下,山民渐渐亲和荆州军,出现少有的军民和睦。
大军被堵在白岳山外,不得进入歙县之时,山民的重要性体现出来。在诸葛亮为破解难据,在他长达半个月的走访下,山民终于提供了一条隐蔽的小道。大军通过这条山道,可以直插江东军侧后方,深入歙县。
刘备派人探查后,留下刘磐、文聘把守营垒,他率精锐五千人攀爬山道,准备绕过江东军把守的齐云山营垒,进入平坦的歙县腹地。
阿酉身着蓝色民服,左臂纹着奇特的符号,微喘粗气,用山越语说道:“先生,还有半个时辰,出了前面的山坳,便进入歙县当中,绕到白岳山后。”
“怎么样?”
诸葛亮叉着腰,喘气说道:“主公,还有半个时辰!”
“走!”
有熟悉道路的山民带路,先锋在头开辟行军道路,大军爬涉群山,除了耗费体力,偶尔需要停下整队外,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的困难。
不知走了多久,刘备与军士穿过一片丛林后,站在不知名的半山坡上,俯视大地,觉得眼前豁然开朗,只见一条大河从北向南蜿蜒流淌而去,在河流的两侧土地平坦,全无一路上的山川沟壑之貌。
歙县虽处于群山之中,但又并非全是沟壑,可近似看成盆地。在山中行军困难,然进入盆地,却是一览无余,溪河纵横,拥有冲刷出的平坦沃土。
“到了!”
诸葛亮露出欣喜的笑容,摊开歙县舆图,说道:“主公,眼前江水名为横江,我军应当迅速下山过江,抢占险要之所。”
顿了顿,诸葛亮遥指向东方,说道:“石塔山虽矮,却能俯视横江,若能占据此处,则断江东兵马粮道,孙权必引兵退守东段。沃土平坦,两军列阵,骑卒可驰骋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